这是一位近年来活跃于贵州诗坛的青年诗人,主要以写地方山水诗和反映地域风情的诗歌见长。源于对文学真挚的热爱和早慧,她的诗歌写作起步较早,基本上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,就有作品在报刊杂志崭露头角。时至今日,看到她笔力愈加矫健,创作颇丰,常有作品在报刊杂志频频发表甚至已经在一些诗歌大刊上“抛头露面”。并且,多年的写作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积淀,造就的更加敏锐的文学眼界和前瞻视角,更加精准的语言表达和圆熟的修辞技巧,都使她的作品愈加成熟,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。她那一首首写故土山水的短诗,晃眼看去似乎显得有点小巧玲珑,但要是仔细阅读,会发现其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。
贵州山清水秀,奇峰峻岭绵延起伏,北盘乌江山水绕城。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,贵州诗人的诗歌,也多因地域风土的奇异瑰丽而别具特色。
今天在此论说的,是贵州诗人孙倩颖的作品。这是一位近年来活跃于贵州诗坛的青年诗人,主要以写地方山水诗和反映地域风情的诗歌见长。源于对文学真挚的热爱和早慧,她的诗歌写作起步较早,基本上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,就有作品在报刊杂志崭露头角。时至今日,看到她笔力愈加矫健,创作颇丰,常有作品在报刊杂志频频发表甚至已经在一些诗歌大刊上“抛头露面”。并且,多年的写作积累和丰富的生活积淀,造就的更加敏锐的文学眼界和前瞻视角,更加精准的语言表达和圆熟的修辞技巧,都使她的作品愈加成熟,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。她那一首首写故土山水的短诗,晃眼看去似乎显得有点小巧玲珑,但要是仔细阅读,会发现其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。
那么先说一个问题,诗歌因何而生?
我一向认为,诗歌是情感的出口,好的诗歌一定是情感的涌动,心绪的震荡连缀而成。这种涌动和震荡可以是摆在明面上的汪洋恣肆和大开大合,也可以是潜藏文底下表面不动声色而实则暗流汹涌。总之一句话,情一牵而动文思,情得泄而诗成。文字和修辞只是诗歌的皮肉肌肤,思想和情感才是诗歌的骨骼血液。一首诗,打动读者的前提起码得先打动诗人自己。如果把诗歌比喻成一个装满能量的存储器,那么诗歌内里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就是其中蓄积的能量,读者每潜心读一次就是按动一次开关,让能量得到释放和引爆。好的诗歌可以无限次的开启开关,能量并不会随时间的流逝和年代久远而消减削弱,它历久弥新,永葆激情。这方面,诗歌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多的典范:《十五从军征》《登幽州台歌》《大风歌》等等……不胜枚举。
与之相反,那些没有情感的酝酿、蓄积和爆发,纯粹是为写而写,特别是基于应景而匆匆就笔,或者依赖惯性写作而“超生”、“早产”出来的诗歌,因为没有经过情感的孕育和自然生发,一般都难以经得住读者的眼光考量,更经受不住时间的标尺。比如说回前面提到的《大风歌》,我相信每个读到的人,尤其是了解刘邦生平和此诗写作背景的人,都会感受到诗歌蕴含的高核能量和强大气场。仅寥寥数语,道出了一代雄主逐鹿中原后睥睨四方豪情万丈的激昂状词,但同时也是英雄老迈后无可依傍的康概悲声,让闻者无不产生共情。要是拿它和同样威仪天下,在古诗写作数量方面毫无疑问的榜首一哥——乾隆那些无关痛痒、平庸堆砌的作品相比,立马高下立判。所以有人戏言“乾隆写诗四万万,不及刘邦三句半”。此言信也!
所以说,优秀诗歌体小量大,动人感人,统摄人心。无它,情感的力量。
搞清楚了诗歌和情感的关系,我们回到孙倩颖的诗歌。作为土生土生的贵州本土诗人,她诗歌写作的内容多以故乡的风土人情为主,这在文学写作题材上来说算是司空见惯、不足为奇的。事实上,要是对每一个写作者的文学创作动机做一个溯源分析。我相信,对故土人情的热爱眷恋和内心情感需要得以表达宣泄,肯定会成为占据很多写作者写作动机中的很大因素。所以,文学分析中常有“文学的故乡”这一说辞,我认为它的内涵就是泛指故土人情。对故土的情感抒怀,构成了很多写作者进入文学世界的重要通道。生养故土是很多写作者在写作中毕生绕不开的高地,也成为了很多写作者在写作中汲取能量的巨大矿场。
而文学表达的主体内容和思想情感,二者是相互并列和相互依存的。内容是壳,内里蕴藏情感思想,而情感也会因为内容的特异性而自带标识。
正因如此,一些文学作品常因为写作者的地域身份而带上了各自的地域特色。撇开其它,就单说诗歌领域,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。比如,稍熟悉当代诗坛的人,不难从甘肃诗人阿信的诗歌中,读出边地甘南草原的旷远与荒凉,处于那种高海拔地广人稀的极地环境中,个体更容易陷入虚空和精神世界的孤绝,从而不由自主地进入与万物生灵对话,展示出灵魂的自由和生命的纯粹;从彩云之南诗人雷平阳的笔下,我们也能读出西部高原上暴烈的太阳和粗粝的风沙,以及蜷缩在社会秩序下普通劳苦大众的日常;从湖北诗人哨兵的洪湖系列诗中,我们可以读出洪湖波涛翻涌的风浪背后,世代困守孤岛几乎与世隔绝的渔民泥沙俱下的生活……
同样,从贵州诗人孙倩颖的诗歌中,我也感受到了诗人对故土风物人情浓烈的情感,感受到了文字背后诗人热爱故乡山水而热烈表达——跳动的脉搏和炽热的心脏。所以她才不由自主地一次次奋笔书写,尽抒胸中块垒,为生养她的一方山水赞美和放歌。所以她才一次次的写贵州“蜡染”“古法造纸”“布依族刺绣”“苗族芦笙”……这些非常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、风土人情,经由她的妙笔调动,文字排列成行,化作一幅幅别具民族风情的素色锦缎,画卷般在读者面前缓缓铺展。这样的山水诗,古代诗人中王维算是把寓情于景写到了极致,现代诗人中贺敬之也在相对特殊的时期掀起过高潮。作为后起之秀,孙倩颖正在向前人看齐。她当然还需要努力,但种种迹象表明,她未来可期。孙倩颖就像是一个刺绣高手,以山水为线,柔情为棉,巧妙地把风土人事穿插其间。你看她飞针走线,在不经意间就把景、情融为一体,造就一派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”的气象,自然妥帖。孙倩颖还很年轻,但展露出来的诗才,给人感觉好像已经在诗歌之路上走了很远。
前面说过,于诗歌而言,内容和修辞是表皮,思想情感才是骨骼。当诗歌形式大于内容,徒有其表肯定不好,显得苍白失血;然而,如果仅注意情感的宣泄而不加以节制和锻打文字,则可能又走向另一个极端。当文字变得“散”和“软”,语言没有了陌生和异化,节奏没有了跳跃和断章,修辞失去了色彩和韵律,那也就丧失了诗歌的基本特征,不再是诗。只有内容修辞和思想情感合为一体,“表里如一”的诗歌才是上品。这二者之间,如何把握好一个“度”,很考人功力。孙倩颖的有些诗,好就好在她把握住了这个“度”。把情感思想和内容修辞,处理的恰到好处。一方面既有情感的浸润而让内容显得不那么枯燥干瘪,另一方面又没有纯粹为了抒情而泛滥到矫情甚至煽情。刚好张弛有度,内容和情感二者相得益彰。
本来,就诗歌写作素材和内容来说,确实有“高雅”和“低俗”之分。事实上,很多汉语词汇本身都是具有色彩和温度的,把一些典雅和亮色的词汇用到诗中,比把低俗和庸常的词语用到诗中,更容易营造意境和烘托情感。你看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,翻译成大白话是“芦苇白了头,一位女子站在河岸那边”。两相比较,谁都会觉得前者的表达纯正典雅,效果更好。但现代诗歌写作必须及物,因为诗人不可能一味的沉浸于风花雪月,而与社会生活保持绝缘状态。也不可能总是独自陷入虚空冥想而让语言过于漂浮,凌空虚蹈。优秀的诗人对生活的洞察,总能把庸常生活沉淀后挖掘出新鲜的素材,提炼后赋予诗意,然后让诗歌酝酿成形,脱胎诞生,这就是诗歌炼金术。众所周知的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写《恶之花》,就是从诗歌书写者惯常回避的“低俗”“肮脏”题材中炼出了真金而让人叹服!
而事实上,埋首生活承接地气,提炼淬火出诗歌,正是一个诗人经由青春激情写作消耗殆尽后回归正统,转向成熟的标志之一。生活可能没有太多诗意,现实中诗人也不一定能够诗意地栖居,但诗人的书写,肯定至少要高于生活一厘米。我们从孙倩颖的诗歌中,可以看到她写作题材相对单一,作品虽多以书写故乡山水和风土人情为主,可是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并不单一,写景抒情、复杂叙事融为一体。而且诗歌在关注现实,映射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。这是一个诗人的担当和责任,也是艺术的自觉和成熟。
有论者说过:“诗人总是努力修复内心和现实之间的裂痕”。诚然,真正有写作责任担当和主体意识的诗人,都试图在客观现实和内心世界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,搭建自己的诗歌王国。而当写作者有了自己的诗歌版图和写作立场,后续的写作就会更加的顺畅和开阔,并且作品也将具有原生力和辐射场,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标识。孙倩颖的诗歌,从中可以看到这方面的苗头和迹象。
她的文本大气朴茁,内容及物,可以看得出来,这样的文字是自然生长的,几乎没有“修凿”和“雕饰”过。纵然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修辞,也几乎没有动用任何繁复的技巧,但恰恰这种朴素和原始,更具原生力和能量场,加大了对现实的重塑,因触及生活的底色而更接近诗歌的真相。
贵州地处西南边陲,山重水阻,对外交联不便。不了解贵州地域文化的外地人,也许通过读孙倩颖的诗歌,增加了一扇了解这个西部高原地域文化的窗口。在快餐文化流行,而传统文学衰落尤其是诗歌式微的今天,很高兴看到有这样热爱诗歌的贵州本土诗人,在用心用情奋笔疾书,描绘属于贵州本土的民俗画卷。我们拭目以待,期望孙倩颖能走的更远。希望假以时日,她和她的作品能成为书写黔北高原这片神奇土地的代表和标签。
作者简介:
穆火红,八零后,贵州习水人。毕业于西南大学数学系,现为中学数学高级教师。上大学时即喜欢诗歌和阅读,有时也偶写分行,曾有作品入选中国作协年度《中国最佳诗歌》选本。
诗人简介:
孙倩颖,女,贵州平坝人,中国法学会会员,中国明星经纪行业协会文艺创作中心名誉副主任,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,贵州省诗人协会理事、副秘书长,《萧乡文学》杂志社副社长,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,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,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,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枫丹白露小学校外辅导员,山东水发设计集团(贵阳)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。文学作品散见于《贵州日报》《贵州民族报》《广西民族报》《青年文学家》《鸭绿江》《雨露风》《凤凰生活周刊》《青年诗歌年鉴(2021年卷)》等纸媒,以及《中国报道》《贵州日报-天眼新闻》等全国60多家网络媒体上。所作歌词歌曲《贵安山水情》《美丽贵安》《人间春暮》等曾发布在QQ音乐、酷狗音乐等各大音乐平台上。